新闻资讯

首页>新闻资讯>技术资讯

>>针对南方的低基质水,为什么BFM优势更明显

针对南方的低基质水,为什么BFM优势更明显

发布日期:2025-09-29  阅读次数:57

近年来,南方地区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“进水浓度持续走低”的挑战。去年10月,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的调研也指出,尽管污水处理规模不断扩大,但进水浓度却逐年下降,导致微生物“吃不饱”、系统运行不稳定,严重影响出水达标,必要时还需要投加碳源“养微生物”。困境如何破解,且看BFM工艺的破局之路。


一、BFM,一把破解低基质水处理难题的金钥匙

BFM的生化本质是纯膜MBBR工艺,是污水处理两大生化技术之一的生物膜法。通过耦合超效分离并加载智能控制系统,BFM实现了高效集约、绿色低碳、智慧稳定地运行。BFM通过微生物从悬浮态向附着态的转变,不仅能在北方高基质的条件下表现优异,更能够有效应对低基质环境下微生物难以存留的难题,成为全国污水厂提质升级的“破局利器”。

二、微生物“留得住、量足”:解决低基质下 “核心动力不足” 难题

低基质环境的核心痛点是“微生物因缺食流失或活性衰减”,而BFM工艺采用生物膜法,通过载体固定微生物,形成高活性、高丰度的生物膜系统,即使进水浓度低,微生物依然“驻留稳定、数量充足”,从根本上保障处理效率。

三、群落结构“抗造、功能全”:应对低基质下 “菌群失衡” 困境

低基质环境易导致活性污泥法中“功能菌被淘汰”,而BFM工艺在生物膜内自然形成好氧、缺氧的微环境分层,为不同功能菌群提供稳定栖身之地。这些菌群形成复杂食物链,不仅能逐级分解低浓度、难降解的有机物,还能通过生物膜内缓慢降解的胞外聚合物(EPS)作为 “内碳源”,减少外碳源依赖。

四、处理系统“稳、抗冲击”:规避低基质下 “运行波动” 风险

不论是南方雨季的水量剧增,还是北方水质波动,活性污泥法均易出现跑泥、运行不稳定、超标等问题。BFM工艺通过 “高丰度微生物+超效分离” 双重保障:一方面,生物膜内大量微生物形成 “缓冲屏障”,冲击来临时可快速响应降解污染物;另一方面,超效分离段表面负荷达传统二沉池的3-5倍,即使水量翻倍,也能快速截留SS与污泥,避免出水浑浊,完美应对南方雨季、旅游旺季的水量波动。

五、运行“省成本、易维护”:降低低基质下 “经济与操作负担”

BFM工艺搭载的智能控制系统,可基于进水负荷实时调节曝气与碳源投加,实现电、药精准按需供应,在保障工艺运行安全可靠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同时,显著降低药耗与能耗,全面提升运营效益,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
目前,思普润BFM工艺已在全国多地,包括广东、江西、江苏、贵州、山东、安徽等地成功应用,助力污水厂在“不新增用地、不增运营负担”的前提下实现提质扩容,打造了一批集约、稳定、绿色的行业标杆项目。

返回
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延河路155号   电话:+86-0532-68972257  传真:+86-0532-86702266   鲁ICP备0909466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