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首页>新闻资讯>公司新闻

>>思普润受邀培训上海复旦水务AAO-MBBR调控

思普润受邀培训上海复旦水务AAO-MBBR调控

发布日期:2018-08-23  阅读次数:5086

2018年8月23日上午,上海复旦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《污水处理技术及运行管理培训班》在上海奉贤西部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隆重举行。思普润吴迪博士以《AAO+MBBR的工艺调控》为题,深入剖析解读了思普润MBBR技术,期间还与现场人员进行了工艺探讨。

本次培训得到了复旦水务的高度评价,并希望今后能够更多与思普润在MBBR技术的运行上交流经验,共同提高。

以下是培训内容摘录(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合肥提标大会9月4日上午思普润发言):

MBBR不仅仅是增大生物量,是具有丰富微观原理及宏观机理内涵的新工艺、新技术。微观上,悬浮载体为微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时间和空间,水力剪切对于生物挂膜具有重要作用,悬浮载体引入增加了微生物菌落的多样性;宏观上,MBBR突破了非好氧池容与好氧池容比例的限制,原池五段Bardenpho改造突破了TN回流比的限制,双泥龄系统突破了传统活性污泥法氮磷泥龄矛盾的限制。

思普润在国内近百项升级改造中,逐步形成了5条升级改造路线:

技术路线I,采用泥膜复合MBBR工艺,优先满足反硝化池容,切割部分好氧池容用于反硝化,好氧池容不足的部分通过投加悬浮载体予以补足;技术路线I适用于大多数污水厂一级A、准IV类升级改造的情况,一般TN去除率可达到70%以上。

技术路线II,采用泥膜复合MBBR工艺,缺氧池投加悬浮载体,好氧池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投加,强化处理效果;但由于缺氧投加悬浮载体,搅拌能耗将有所提升,一般不作为首选项,更适用于好氧池不便于改造(如氧化沟表面曝气),或按技术路线I核算好氧全池投加悬浮载体超过填充率要求(填充率>67%)情况。

技术路线III,采用泥膜复合MBBR工艺,维持原厌缺氧池容,好氧池容划分为好氧填料区、后缺氧区、后好氧区,形成五段Bardenpho结构,突破传统A2/O工艺回流比对TN去除率的限制,TN去除率可达到90%以上,满足准IV类水对于TN严格的出水要求;技术路线III与技术路线I的思路大体相同,均突破了好氧池容与非好氧池容的比例限制,核心差别是增大的缺氧池容于前置或后置;技术路线III适用于对TN去除率要求较高的情况。

技术路线IV,也称作纯膜路线,采用纯膜MBBR工艺,缺氧、好氧池同时投加悬浮载体,强化处理效果;技术路线IV和技术路线II相比,不再采用泥膜复合MBBR形式,不持留活性污泥,系统对污染物去除完全依赖悬浮载体的生物膜,是单纯的生物膜工艺;纯膜工艺优势是占地省、污泥产量低、特殊水质处理效果好、碳源利用率高等,但对预处理有一定要求。目前,纯膜工艺主要在一些工业污水处理上应用。

技术路线V,对于部分污水厂,生化池运行良好,且具有一定的空间新建,由于纯膜MBBR负荷高、占地省,可考虑采用纯膜MBBR作为生物处理的强化措施。

MBBR的载体、流化、拦截相互影响,相互作用。悬浮载体在池内数以亿计,动力带动下,流化过程会产生碰撞,要求悬浮载体抗压、耐磨、回弹良好且寿命长;同时,悬浮载体比重应设计合理,保证挂膜后与水的比重尽可能接近,减少流化能耗;悬浮载体有效比表面积越高,流道往往越狭窄,对流化要求越高,方能满足传质传氧条件;流化对悬浮载体微生物的选择、淘汰具有重要作用,水力剪切能够保证悬浮载体微生物活性及控制生物膜厚度,防止生物膜过厚引起传质传氧困难,影响处理效果。

思普润进行了大量污水厂改造、新建和原厂内扩建,包括一级A及准IV类,用于强化氨氮、TN、TP去除效果。

思普润致力于成为MBBR工艺的守护者,让MBBR更多被业内认可,让思普润MBBR工艺包更多被业主认可。

更多信息请关注合肥提标改造大会,9月4日上午10:15-10:35,思普润与您不见不散!

返回
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延河路155号   电话:+86-0532-68972257  传真:0532-86702528   鲁ICP备09094667号-1